关于举办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5-08 浏览次数:123
院字〔2025〕11 号
各二级学院、处室: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教高函〔2025〕7 号)和《关于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预通知》(皖大赛组委会〔2025〕1 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落实学院“星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理念,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将大赛与育人、创新、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好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参赛工作,遴选优秀团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经研究决定于2025 年 5 月至 6 月举办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大1赛(2025)暨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1.大赛由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主办,就创办、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共同承办。
2.大赛设立组委会,各二级学院设立赛事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学院和二级学院大赛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就业创业办,负责赛事日常工作和项目评审工作。大赛组委会具体名单如下:
组委会主任:陈孝云、孙永
副主任:许信旺、刘兴杰、陈艺鸣、张义廷、何世昆、
吴玉、吴传长、郭玉堂、王庆茂、吴艺妮
成员:许勇、汪芳、韩双喜、郁宗菊、阮永久、陆新文、
唐中海、姚如富、喻小红、黄松、高彩霞、方萌萌、孙小林、朱小明、李瑞
大赛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对大赛组织评审工作等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予以处理。
纪律与监督委员会主任:刘兴杰
成员:邓奕成、张微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陈艺鸣
副主任:许勇、汪芳、韩双喜
成 员:李瑞、周锐、丁少丹、蒋雨婷
二、大赛内容
大赛主题:我敢闯,我会创。
学校赛事包含高教主赛道(仅组织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学生和毕业生参加此赛道国际项目比赛)、职教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赛道。(详见附件 1~6)。
三、参赛对象
1.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 5 年内的学生(即 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含高职高专社会扩招生)且年龄不超过 35岁(1990 年 3 月 1 日之后出生)。产业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无年龄限制。
2.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科技)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 5 年内的学生(即 2020 年之后的毕业生)且年龄不超过 35 岁(1990 年 3 月 1 日之后出生)。
四、参加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在校生以在读学籍报名(以通知下发之日为准),毕业生以最高学历报名。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
(四)各二级学院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其中,入围校赛的项目由各二级学院汇总后加盖公章报就业创业办。
五、赛事安排
( 一)参赛报名(5 月 9 日-6 月 10 日)。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 进行报名,在“资料下载”版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
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网址:www.pilcchina.org)。产业命题赛道、国际赛道参赛项目报名及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已立项为安徽省级产业学院的信息工程学院必须积极组织项目报名参加产业命题赛道。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科技)大学的国际赛道参赛项目由绿海集团 101 办公室负责宣传组织。
(二)比赛赛制。
1.大赛主要采用二级学院初赛、学校决赛两级赛制 (不含高教主赛道的国际参赛项目、产业命题赛道)。初赛由二级学院负责组织,决赛由学校负责组织。晋级省赛项目由学校按照省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
2.资格审查。5 月 9 日-5 月 20 日
校内赛组委会对各报名队伍进行资格审查,筛选并公布进入初赛的参赛团队名单。
各二级学院对本学院报名团队进行资格审查,遴选并公布进入初赛的参赛团队名单。
3.初赛和决赛
(1)二级学院初赛
初赛各二级学院在 5 月 28 日前组织完成,经初赛遴选一定数量的项目于 5 月 30 日前推荐参加学校相应组别的总决赛。并将推荐参加校级决赛项目的纸质版《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晋级校赛项目推荐表》报送至学院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就创办),电子版发送至周锐老师邮箱 769919856@qq.com
(2)学校决赛
各二级学院根据初赛结果分别从“红旅赛道”公益组择优推荐 10%、从“红旅赛道”创意组择优推荐 5%、从“职教赛道”创意组择优推荐 0.5%、从“红旅赛道”创业组中择优推荐 1/3、从“职教赛道”创业组择优推荐 20%参加校级决赛。
为保证指导教师有充分精力指导学生参加校赛暨省赛,每位教师指导晋级校赛项目不得超过 2 个;晋级校赛项目指导教师数原则上不得超过 5 人。
校级决赛将在 6 月 10 前完成,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大赛组委会聘请校内外创业教育专家和企业投资人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参赛项目进行项目计划书评审,参赛团队还将进行现场项目 PPT 演讲展示(7 分钟以内)并回答评委提问(5 分钟以内)。
六、奖项设置
1.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3 个组别分别设置金奖 1 个、银奖 1 个、铜奖若干个。职教赛道 2 个组别分别金奖 1 个、银奖 2 个、铜奖若干个。金奖奖金 500 元,银奖奖金 200 元,铜奖奖金 100 元。
2.为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大赛,投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提升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水平,对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金、银、铜奖和省赛获得金奖的团队项目指导教师,学校在职称评聘和晋级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学校“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切实落实“星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行动。各二级学院、处室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学生、毕业生和教师投身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深入挖掘校友资源,踊跃报名参赛,做到全覆盖,原则上按照不低于在校生数 60%的比例组织学生参赛,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我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2.加强指导。各二级学院至少要重点培育 3-5 个参赛团队。遴选指导教师时,应结合专业特点,由不同学科教师共同组成指导教师团队,指导教师要切实做好参赛学生的培训工作,并指导学生根据安徽省、全国比赛要求,做好项目选题、实施和参赛工作。原则上学院每位专兼教师和辅导员老师都要担任大赛指导教师,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和相关处室领导更要率先垂范。
3.精心组织。各二级学院要精心组织,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赛事领导小组,确定 1 名赛事联络员,注重将大学生创新大赛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与学生的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积极为参赛学生创造条件。
八、联系方式
1.学校大赛赛事微信群为“2025 年绿海学院创新大赛赛事群”,请各部门工作人员和各位指导老师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交流。
2.大赛组委会联系人:李瑞
联系电话:15375283239
邮箱:278017220@qq.com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5 年 5 月 8 日
附件:
附件一: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附件二:“高教主赛道方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安排、职教赛道方案、产业赛道方案”
附件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附件四:最新各二级学院参加“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项目数量指标
附件五: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报名汇总表
附件六: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